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
工大附小全国爱耳日宣传
什么是听力障碍?
1.
听力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如果因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出现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就会造成听力残疾。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听力障碍程度包括以下几种:
●轻度:平均听阈26-40 dB HL,听悄悄话有困难
●中度:平均听阈41-60 dB HL,噪声环境下听说话有困难
●重度:平均听阈61-80 dB HL,大声说话才能听到
●极重度:平均听阈81 dB HL,听大声说话有困难
听力障碍主要病因及预防措施
2.
遗传因素是儿童先天性听力障碍的重要病因,其可在出生时即出现听力损失,也可导致儿童期迟发性听力损失。中耳感染是儿童期听力障碍的主要病因,由于儿童独特的解剖特点,咽鼓管短平宽,细菌病毒容易侵入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可造成听力障碍,进而影响语言发育。此外,遗传因素导致的儿童期迟发性听力损失也值得重视。
接受遗传咨询、耳聋基因检查,可加强对遗传性先天性听力障碍的认知,对于育龄夫妇的优生优育有一定指导意义。预防感冒、避免平躺喂奶或呛奶、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道进水、避免随意掏耳朵等,可减少中耳炎的发生;防止儿童头部外伤;减少娱乐噪声;加强体质锻炼、减少脑膜炎及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等可有效预防儿童期听力障碍。
新生儿、儿童听力障碍筛查与诊断
3.
听力筛查是发现听力障碍的最有效方法。正常出生新生儿出生后 48小时至出院前应完成初筛, 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 42 天内均应当进行双耳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当在出生后3 个月龄内转诊至儿童听力障碍诊治机构进行确诊。
新生儿期听力筛查后,进入0~6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在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耳及听力保健,其中6、12、24和36月龄为听力筛查的重点年龄。儿童听力筛查未通过或怀疑有听力损失者,应及时转诊。
如何实现听力健康
4.